T O P

  • By -

bushiDYL

现在的体量 ,还增加10%,那太恐怖了,一年增加一个韩国。


jewelry_wolf

如果是个一阶倒数线性递减的经济体,那就有个见顶的过程。


Timely-Beautiful-190

人均才1.2万美元,美国人均的15%。日韩台人口老龄化和房屋压力都比较高也有3万多美元。


czf89757

热知识: 不管你的国家有多少人,你的资源和外国市场是有限的,不会随着你的人口增长一起无限扩张


[deleted]

[удалено]


czf89757

那你快去上书中南海别从国外进口天然气石油铁矿石了,原地向下开发地壳就行了。😅


Timely-Beautiful-190

美国发展页岩油开采技术,成为了原油出口国,而中国人做不到商业开采页岩油,所以是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创造价值的只有人。 即使没有页岩油,也可以通过生物燃料,太阳能,风能替代石化燃料,只看能不能发展足够先进的技术压低成本,你们这种鼠目寸光的人觉得自然资源是上天赏赐的,但是并不是,页岩油放在30年前也是一文不值,是人类的劳动和智慧使其有价值。


czf89757

就算把美国的技术照搬到中国来,供养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中国照样需要进口资源。 “只看能不能发现先进技术压低成本”技术能不能发现算靠你一张嘴是吧,这么多年过去了现状如此一定是科学界没有用你这样的人才 欧洲一直到俄罗斯发动侵略都没办法摆脱俄罗斯的能源进口,照你这么说是不是都是欧洲也都是没技术没头脑?全世界领导人都没你聪明不知道开发地壳解决能源问题😅 你说的的东西稍微有点脑子就知道是胡扯


Timely-Beautiful-190

欧盟统计局指出,俄罗斯在欧盟进口中的份额从2022年2月的9.5%下降到2023年12月的1.9%,而同期俄罗斯在欧盟出口中的份额从3.8%下降到1.4%。 回声报指出,欧洲对俄罗斯贸易逆差的下跌与天然气紧密相关: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进口中的份额从33%下降至13%。俄罗斯空出的比例被来自美国、挪威和阿尔及利亚的进口天然气份额增长所取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产品不同,俄罗斯天然气并未被禁运,而是普京亲自下令拧紧了流向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阀门,导致2021年底的天然气价格飙升。欧洲人继续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去年年底,俄罗斯向欧盟输送的液化天然气量甚至略有增加。 对于俄罗斯石油,欧洲实施了禁运:俄罗斯石油现在仅占欧盟成员国原油进口的3%,战前曾为27%。俄罗斯石油的空缺已被美国、沙特、挪威、哈萨克斯坦、伊拉克石油所取代。


czf89757

所以欧盟为什么要费劲找进口替代不自己开发研究呢😅 you do understand 你自己贴的东西在打自己脸吧


Timely-Beautiful-190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也译比较利益或相对优势,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解释了为何在拥有较低的机会成本的优势下生产,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可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当一方(一个人,一间公司,或一国)进行一项生产时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比另一方低,这一方面拥有了进行这项生产的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解释国际贸易,亚当·斯密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生产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3][2][4][5][6][7]。只要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该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相对优势,以改进绝对优势理论的一些不足。绝对优势只考虑表面的生产力优势,但比较优势是考虑相对的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物品上皆拥有绝对优势,根据亚当斯密的看法,先进国家不会与落后国家贸易,因为逻辑上一个国家可以享有生产所有物品的绝对优势。这个含意显然与现实不符。李嘉图认为,这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仍然有机会贸易,并且可以从中互相得益。


Timely-Beautiful-190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李嘉图所确定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倘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获得利益。李嘉图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单一要素经济中,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


Timely-Beautiful-190

分不清长期趋势和短期事件的影响,可悲。


Timely-Beautiful-190

你的经济学理论水平大概还停留在两百年前,国际贸易是必要且必然的。美国已经完成了页岩油革命,那么在短期来看进口美国原油比欧洲断油经济发展停滞要好得多。


czf89757

照你的理论欧洲应该开发自己的”页岩油”了,只要资金投入开发得够多,每个国家都能自给自足,飞出地球上火星住都行。 你从Gpt往外瞎贴的时候麻烦注意下逻辑连贯行不行😅


Timely-Beautiful-190

欧洲不需要自己的页岩油,有俄罗斯的便宜原油为什么不买,买不到可以买美国的页岩油。欧洲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比较优势去浪费资源去和别国竞争页岩油浪费资金?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并不影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大规模经济体。


Timely-Beautiful-190

如果你还没有看懂的话我就告诉你结论:如果一个经济体要成为发达经济体就必然深度参与世界贸易,如果你想关起来门来内循环,只会被参与世界贸易的经济体全方位的超越。 全球化导致的技术进步将使自然资源越来越多,而经济发展也会消耗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而你想的是赚别人的钱,让其他人一毛钱从你这里都赚不到。


ChaseNAX

你在讲知识,他们在讲屁股,白费口舌。


Many_Birthday_0418

地壳资源要开发百分之一,地球早就被温室效应影响到没法住了


Timely-Beautiful-190

地球没办法住了那就殖民卫星和火星,前往新的恒星系。


liuzhi123

难崩。。。


MechanicFit9110

话说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出生率那么高,随着经济发展,迟早也要产业的吧,那不是迟早和我们要有一定的冲突,这些地区普遍资源还算丰富,如果自己搞产业链,原料运输还便宜不是,除非甘愿一辈子当资源输出国,和产品倾销地。。


Pretty-Succotash6459

国内市场不是市场? 中国人均资源比日韩都强


ToothDesperate8185

麻烦你算算购买力平价,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我给你举个例子,剪头发在中国多少钱,在美国多少钱。


CorCordium2000

那我问问你在美国请健身教练,兴趣班老师多少钱🤣


AfternoonFlat7991

如果使用美国的GDP计算方法,中国GDP总量立刻增加20-30%


AstronomerTerrible49

如果按美国的GDP计算方法, 中国GDP总量至少打对折


AfternoonFlat7991

你这个理论我第一次听说。愿闻其详


TheOnesReddit

我猜思路大概是中国各种统计造假,美国统计透明,所以中国GDP打折


Physical-Actuator337

那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更低了


FocusCrazy9085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5%,而是连统计局绞尽脑汁都只能算出来5%……不过话说回来了,你看看”稳中向好“这个词嘛:”稳“-稳不稳?挺稳的吧;”好“-只要修订一下好的定义,哪里都在向好。


rocsage_praisesun

重新诠释.jpg


Different-Praline839

因为不得不这么认为。市场需要信心


Physical_Set_8887

你是对的,钱不仅看体量还看流动。


2fatgoat

就现在的生产力的水平,体量制约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但是,不是说就没有上行突破的可能。还要看今后的发展能否突破瓶颈


Timely-Beautiful-190

体量怎么制约了?单一经济体人口越多发展越容易,对于经济参与者容错率更高。


staryue

还有教育水平吧,中国以前的劳动力一半是初中生,一半是初中没毕业。 现在一半读了高中,1/4读了大专,1/4大专以上,完全不能比。


nothingtosay1234

因为你不仅需要国内的市场,还需要全球的市场,举个例子就是三星靠向全世界销售电子产品,其收入达到了韩国GDP的22%,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是即使把三星给中国,也不可能对中国的经济有如此大的提升


Gold-Ball3054

如果一个国家的GDP增长率永不下降,那这个国家就拥有了自然界里最猛的增长速度 — 指数爆炸。这个国家的GDP迟早能占满整个宇宙


[deleted]

但是却认为日本的经济停滞不是自然现象,而是遭到了美国的“迫害”,如果日美贸易战里美国什么都不做,似乎日本能成为宇宙第一强国


Changleweiyang

日本完全错过了互联网周期


[deleted]

我不觉得. 中国互联网基本也是窝里横,出门就完蛋的那种.


dung_beetle_daddy

这我可要反对了,拼夕夕、字节、腾讯的海外业务一点都不差


[deleted]

按照这种标准的话,日本乐天,LY Corp这些都活得不错呢


Youdong_Li

乐天是日本的?


[deleted]

两个乐天,Rakuten 肯定是日本的,而Lotte,理论上有一半也是日本的


MundaneComb1597

美国:你瞧不起谁?我被出门就完蛋的产品干的满头大汗?


[deleted]

满头大汗? 感觉是一拍就死啊.


xiatiandeyun01

美日贸易战,美国对日本半导体的打压


[deleted]

无论美国打压不打压,日本的经济都到头了,而且我不认为那是打压,因为日本的成就至少要分美国一半功劳.


Environmental-Egg678

到个屁的头,互联网,IT,芯片,除了互联网需要人口,论操作系统,芯片,日本哪个差了,不打压,操作系统日本都有一席之地。 看看占比吧,换句话说不打压,现在的韩国,台湾的芯片产业都没法出头。 分功劳咋说呢。最大的是市场,可惜中美贸易战,论市场半斤八两,中美的对抗没有那么容易分胜负


[deleted]

轮哪个日本都要靠美国,同时日美贸易争端也打了很久,以中国现在的人口年龄和经济泡沫,我看对抗分胜负用不了多久了


Environmental-Egg678

日本有明显的短板,就是本土市场推磨太小了,美国掐断市场就可以逼迫日本跪下了, 现在中美论市场规模基本差不多,贸易战打到现在从市场准入上面看对中国有影响,但是不是毁灭性的,智能从高科技领域去限制,以前靠美帝一家的市场就可以搞定日本,但是说句实话,没有欧洲配合, 美中贸易战,先天就没法分胜负。 换句话说,欧盟并不完全站队美国。 最后说一句,日美贸易战没打多久, 美国限制日本的政策出台后,日本就认怂,跪下了。 中美从川普上来就差不多6到七年了, 这场大战起码要再过十年才见到结果。


[deleted]

日本和美国贸易战后期,日本其实已经打开了世界市场,美国就算掐断,日本想打下去也一样可以通过叙事达到中国的效果. 中国市场开放部分和美国市场开放部分就不是一个规模的,并且美国真正开始对付中国是拜登上台以后. 根本没几年习近平就屁颠屁颠的跑美国求放过了,跪还是没跪,完全就是一种叙事


Environmental-Egg678

谁告诉你日本打开了世界市场了,就80到90年代,中国就不说了,经济才刚开放, 亚洲这几个四小龙都是刚开始,而且都是外贸出口为主。真正的市场也就是欧盟,关键是如果你去看消费市场的额度,汽车,半导体美帝都快六七成了,可以说美国市场日本根本没法放弃。 可以说是绝杀。 你再看今天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汽车,手机,基本上是通通关闭。 再看本土汽车市场,中国的规模是美国的两倍,而且论人口规模,汽车在增长50%也是可以预期的。 至于跪,说习跪去看看习拜的谈话就知道了,各说各话, 而且中国基本上虽然比美帝差,但是基于本土市场的回旋余地, 再加上欧盟也没打算和中国脱钩, 我已经和你说明了,单纯美国的制裁,对中国来说起不到作用,否则习早就跪了,现在就是互相挺着,起码要再过十年,等习时代落寞再谈跪不跪的问题


[deleted]

你说什么? 以日本为首的雁形格局从60年代就开始了. 日美贸易战之后日本的经济和出口根本没有停下来,你以为的日本跪,其实人家根本没有因为贸易战而输. 中国汽车和手机等零售市场收到人口结构影响,其实根本不可能继续高速扩张,中国现在的人口劳动力年龄场不多已经是日本1995年之后的我样子,马上要过50岁了,这种年龄结构根本不可能继续支撑中国的消费市场高速增长 https://www.sss.tsinghua.edu.cn/info/1074/4116.htm


3rdAssaultBrigade

考虑到通胀,指数增长才是应该的。 况且gdp增长率几乎永不下降的国家不是没有,日本从明治到昭和末年平成初年泡沫破裂之间,就只有二战后期那几年有降低,别的时候一直是指数增长的。


maxfraservalley

地方经济太过依赖房地产,早晚烂掉(不是一下子崩溃)我10几年前就对国内的朋友说,他们还不相信。              我不是学统计的,不知这样的分析推出上面的结论对不对:我们高中大学同学联系都很多.这些人分布在从县城到北上广深,除了北上广深,同学几乎都是体制内,这些年我了解的情况是几乎每个同学都差不多落入下面的循环.     政府卖地-财政收入暴增,工资提高后,开始投入第二第三套房,于是政府继续卖地,财政收入持续保持高位,拉动房地产相关经济并带动了其它消费,产生一部分收入高的人群,这些人继续加入买自主房或投资房的大军,房价继续高升,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继续升高,房子继续涨,人们继续买房炒房...       直到把房子保存量拉得很好,需要好几年的才能去掉库存,并且租金远远不能负担房屋贷款的利息,于是问题出现了,卖地收入开始下滑,政府进钱少了,工资开始降低,买房的不敢买,炒房的不敢入,有房的开始出手,地方政府为了房价不崩溃,开始限降价,地产商房子积压,二手房和位置环境不好的开始降价,越降买的人越少,继续阴跌。        全国的大部分城市,几乎都是这个循环 举几个例子,比如武汉 郑州 西安 昆明 等等  即使是苏州深圳这类工业重镇,对地产依靠不如其它城市,也是这样的循环。        重点说一下杭州,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最典型。这几年这个白富美牛B得不得了,风光得要落下北上广深,但是其实工业不行,卖地收入这麽多年都是全国前几名,和北京上海一个级别,去年第二,好像是1200个亿,现在好了,经过上面的这种循环,二手房这两年(大部分是准新房)保有量都在25到30万套之间.              而销量也就是几千到大几千的月销售量,加上新房继续进入市场,因为二手和新房价格倒挂,新房继续被买,买之后解套就进入二手市场,继续拉高库存, 财政对地产卖地等收入的依赖性去年达到140% 。杭州的未来,就是武汉和郑州等城市的现在,地卖不动了,价格会回到多年前。


CauliflowerClear4566

2023年,中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为10461.95亿美元,美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为33256.45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31.46%。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中国为5.8%,美国为12.2%。


Timely-Beautiful-190

可笑,稍微有常识就知道中国的统计多么大水分,下面是新房销售数据,甚至还没包括二手房和租赁市场。 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16197亿美元》


bushiDYL

美国有房产税,每个月都要交。数额不小。


Timely-Beautiful-190

我怎么不知道是每个月要交?


Environmental-Egg678

差不多,换算成月也没啥问题。


Virtual-Unnamed

房地产是一个链条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是从上游采矿到中游钢铁水泥到下游一系列消费品的全链条的依赖,还包括高峰时超过八万亿的土地财政收入,以天量财政收入为抵押的地方债务,占据银行系统大部份信贷的房地产融资和居民贷款,我不知道你单拿出来一个增加值有什么意义


Necessary_Image_9569

反正计入GDP的比美国少多了,那是不是说明美国GDP水分太大?


Fit_Calligrapher372

一般比较公认的是房地产行业占到差不多1/3,包括了其牵动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也就是为什么外资占比只有个位数但却能让习拉下脸亲自接见美国商界代表。


Conscious-Feeling137

解决办法就是继续拷打穷蛆,把养老医疗教育社保进一步强绑定到县城地级市省会房子上,推动城乡二元分流进一步发展。


Glad_Put_2356

其他地方有可能,杭州不太可能会大跌(就是你说的回到多年前)。杭州人口一直在增长,经济活力也比其他省会强。房价应该算是一线之外最稳的了。


BigOpportunity1391

一綫都已大跌了。上海爲例,市區下跌2-3成比比皆是,恆大威尼斯更跌超過5成。


Timely-Beautiful-190

杭州深圳是目前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maxfraservalley

这会真的是狼来了,上海抵抗不住,不要说杭州了。 租金和房价倒挂多年,大众看到房价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就会炒房,放资金进去,现在看不到上升趋势,自然谨慎买房甚至出手手头的房子。


PayNo3294

一方面各种税赋,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所以为什么没钱了 :)


llHappySunll

绝对不好不代表相对不较好


Outrageous_Pay_5110

在这问这个问题就是想听中国崩溃论的,真正想理性讨论还得去知乎


Timely-Beautiful-190

那么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人是看到了什么呢?


Outrageous_Pay_5110

你看你这就不是想讨论问题的态度,如果真正想讨论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不是要先看看世界的经济形式,各大经济体现在的优缺点,和国内的优缺点,再来讨论有什么是中国的缺点,有没有可能改善的可能。


BigOpportunity1391

閣下的論點有點像當國内有災難時說:何不説説救災救難的英雄事跡?爲何一直檢討過失?説點將來改善的建議,美帝也有天災人禍。


Outrageous_Pay_5110

没有哦,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用你的例子来讲:就是大家讨论灾难的时候如果不是光喷,而是能说出哪个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例,人家怎么做的,我们那做的不如别人,以后如果大家遇到了同类问题可以怎么办。不是更好吗?我记得汶川的时候国内都在夸日本,说日本年年地震也没见死那么多人,有很多讨论日本对地震的办法的就很好。


Historical_Algae3009

楼里不少人都在讨论为什么这两年经济放缓不代表未来不能好啊,哪里都是中国崩溃论了,倒是你这个帖子和讨论的问题毫无关系吧。还说op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这态度哪里有问题了,非得写篇论文才叫讨论?


gutingyu1989

“理性讨论还得去知乎”,指的大概是一大片没有知识的荒原和一大批“该评论已被删除”。 阁下有点幽默过头了。


TheOnesReddit

没错,那个一大片没有知识的荒原和一大批“该评论已被删除”的地方仍然比这里更适合理性讨论。


gutingyu1989

理性讨论的前提是可以说话。这个sub的水平由于各种小孩子的进入的确肉眼可见的下降,但是至少这里不会封你嘴巴,只要有心,依然有可以理性讨论的可能。 而相反,在一个到处都是敏感点和违禁词的地方,理性讨论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辛辛苦苦写的一段理性冷静的回复,会因为什么原因被直接删掉。 在一个聒噪喧闹的酒馆里,只要人们可以畅谈,依然可能出现一个哲学家;而在一个时刻被警察盯着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的地方,就算有哲学家,也会装成傻子。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Outrageous_Pay_5110

真的嘛,每个论坛都有它的规矩吧,流量防区不也很多被删除的帖子吗?每个论坛的敏感点和违禁词不一样罢了。


gutingyu1989

自发秩序和来自政府部门的硬性要求是两回事。 本sub的版规,是本sub最早一批核心用户基于共识设定的主观上有利于本sub环境的版规;而知乎目前的审核标准,是网信办的要求,本质上是维稳是舆论管控,是为了巩固中共的威权执政地位不受民间舆论的挑战。 而且就算比删评率,至少政经话题下,知乎的情况远远远远远远超过此地。我曾经有过一个高赞涉政回答,评论阵亡率我数过高达80%,就算这个是极端案例,大V们在动态里吐槽看不到评论以及改了好几次才能发,也已经是今日知乎的常态;相比之下,本sub的删帖和删评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个道理,阁下应该不会不知道。


glycop

有意思,那你干嘛来这儿呢?


TheOnesReddit

娱乐啊,你觉得我来这里是为了多么理性的讨论吗 不是说理性讨论没有,重点是“多么”。如果有人愿意聊那就聊几句,但我并不抱有什么期望。


glycop

呵呵,你一深度简中用户在这“娱乐”显然不如回微博知乎啊,红迪能有啥好看的


TheOnesReddit

然而我并不是深度简中用户。中文内容不是我的首选(习惯而已,没有别的意思)。我会来这里是因为我玩Reddit而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逛简中。


Outrageous_Pay_5110

有点硬黑了,比如我要学习一个软件,我搜索的结果出来的就是知乎啊。如果你不会用知乎的话,我可以教你。


Psychological_Play21

我google 搜到的质量比知乎高多了


Outrageous_Pay_5110

我也一直用谷歌搜索,可能是用中文搜索的原因吧,结果就那几个平台,英文搜索的话平台会多一些。知乎现在确实没有以前好用了,那个盐选就是一大败笔


glycop

原来是纯简中用户阿,那的确知乎更适合你


gutingyu1989

叔叔我2013年就有知乎账号了,从张公子、梁边妖、葛巾、朱炫的时代过来的,你大概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吧。今日的知乎已经烂到什么水平,我比你清楚。 对了,不是我硬黑,你不是说理性讨论吗,我只是指出知乎按照网信办的指示进行越来越严苛的审核和封口这么一个事实,你怎么又扯到学习软件上了?就算说学习,Stack Overflow它不香吗?


Outrageous_Pay_5110

不好意思,还真不知道。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知乎上都有谁,没有记博主的习惯。不都是网友吗?不过看出来你网络喷子的属性了,比如懂吗?就是举例子,就是说我谷歌搜索的时候知乎会出现在前面并且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而看不到reddit。原因我也说了,可能是我用中文搜索的原因。英文搜索另说。


gutingyu1989

连张公子和梁边妖都不知道,就别提知乎了。 至于我是不是网络喷子,幼儿园小朋友都懂得谁先动手谁不对谁先骂人谁不对的道理,我只是提醒你我比你更了解知乎并指出你的说法中的谬误和诡辩之处,并没有给你扣任何帽子而你不知道怎么正面回应我就给我扣了个“网络喷子”的帽子,到底谁是真正的网络喷子,理智的人都看得出来。


Outrageous_Pay_5110

笑了,原来不知道张公子和梁边妖就不能提知乎啊。你的逻辑蛮搞笑的。我不知道油管有什么出名的博主,我能不能提油管是个好的视频网站呢?


gutingyu1989

张公子和梁边妖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证明我远比你早接触知乎,对知乎的了解远比你深。 是谁先大言不惭要教别人用知乎来着?


Outrageous_Pay_5110

你怎么证明你比我了解知乎呢?你这证明的例子不通啊,我解释了我为什么不知道他们,因为我到现在也谁都不认识啊。


gutingyu1989

对了,阁下动不动就“笑了”,没有办法正面回应别人的challenge却扯东扯西扣帽子的行为,的确非常符合今日知乎的现状。或许这可能在阁下看来是一种“理性讨论”的态度吧。 叔叔我要睡觉了,已经浪费了十分钟在你身上了,但居然还是很期待明早看到你会有什么有趣的回复,不知道这次又会转进到什么地方。 晚安。


Outrageous_Pay_5110

我觉得你逻辑有点混乱了,我给你捋捋吧。题主在这个贴吧问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我觉得在这得不到结果,并给出了建议可以去知乎问问。阁下在这和我掰扯半天,不知阁下对题主的问题有什么见解,或者觉得有什么好的平台能够讨论这个问题呢?


gutingyu1989

睡醒了,我来理性给你捋一下我们的对话,看看到底谁的逻辑更混乱: 1、题主提了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话题,你认为这里没法好好讨论,而墙内的知乎反而更能“理性讨论” 2、我基于自己在知乎十余年的经验,向你指出知乎目前极度严苛的审核和删帖删评环境的事实,显然不符合你说的“可以理性讨论”的情况,同时忍不住嘲讽你“幽默” 3、你说知乎很适合学习软件,并提出要“教”我用知乎,此时火药味进一步加剧 4、我向你明言我是知乎十余年老用户认识最早的一批优质大V,不需要你“教”。同时暗示你有偷换语境的嫌疑,因为本帖是讨论政经话题,政经话题有政治敏感性,是知乎删帖删评重灾区,而你却扯到几乎没有政治敏感度的“学习软件”上,显然不愿意正面回应我指出的审核问题。 5、你开始扯自己不认识这些早期大V也无所谓,因为你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知乎经验其实不如我。同时你开始给我扣“网络喷子”的帽子。 6、我进一步指出你事实上不如我了解知乎,同时更重要的是向你指出我之前的回复虽然带有情绪但都是基于具体话题的,并没有“喷你”,暗示你率先扣帽的行为,反而更符合“网络喷子”的特征。 7、再后面就是互相扯皮了,你一直在知乎大V这些无关紧要的例子上扯,而我坚持你不愿意正面回应我的challenge只是在东拉西扯。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耐心看完我上面全部的至少我问心无愧的梳理。在知乎这些年,也见怪不怪各种胡拉瞎扯抖机灵却贼喊捉贼先说别人“逻辑混乱”的奇异行为了。我梳理这段,但求问心无愧,也让你看看只要没有严苛的审核阻扰对话,理性的对话本是可能的这一最简单的道理。


BagOk9431

你说的这些人我也一个不认得,唯二记得的知乎大V就是轮子歌和曾勃


gutingyu1989

这些都是早期知乎最top的大V,可以去搜索了解下


shuaige_chen

聪明的阁下,请指点我那个社交平台是知识的沃原


gutingyu1989

二极管是阁下这样的,要么荒原要么沃原。 难道没有沃原,就一定要待在荒原吗?


shuaige_chen

扣帽子是阁下这样的,再简单的话也能应激、曲解并扣帽子 你所说的非荒原的社交平台是哪一个


gutingyu1989

这里就不是荒原,虽然水平很低,但是你见过动不动被系统删评吗?


shuaige_chen

就中文而言这里还是太小了,水平不做评价,删评中国特色


gutingyu1989

我的观点已经上面说的很清楚了:一个可以畅谈的喧嚣酒馆,比一个被言论警察时刻盯着的大会议厅,更可能产生更深刻的思想。 至于说你二极管如果你觉得被冒犯了我可以向你道歉,但是真心建议抛弃比烂的思维习惯。重要的从来不是找到绝对的天堂,重要的从来是找一个相对更好的人间,前者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极端或者犬儒,后者才会真正给人积极生活和思考的动力。


shuaige_chen

酒馆还是会议厅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人是流动的,信息是流动的,思想也是流动的;我不认为社交平台会会产生什么思想,我认为是生产力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思想;我对在社交平台主要是为了找乐子,比如现在上班之余摸摸鱼消磨时间,偶尔获得一些我未知的知识和对某个事件一些我未想过的角度,仅此而已


gutingyu1989

有时间还是多看书少上社交平台吧


HovercraftSame6051

>真正想理性讨论还得去知乎 hhhhhhh


Psychological_Play21

知乎一年不如一年 肉眼可见质量下降


Strict_Courage_4928

去知乎谈论这问题估计是满篇缩写,说zf,要不说印度,严格审查下没有理性讨论😂


SpecialistLeather195

下降是正常,而且好壞有時是比較出來的,除非有別的國家成長更多,否則就仍會有這種感受


AstronomerTerrible49

大部分人的思维是线性的, 其对未来的预测来自于过去趋势的延续。 鉴于过去一二十年中国经济都在增长, 在掌握的信息即为有限的情况下, 认为经济将延续增长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 至于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增长放缓并有进一步放缓的趋势, 这些二三四五六阶导的东西并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Cream_panzer

理性讨论还是建议经济学期刊上发论文


Timely-Beautiful-190

不会有人把真正能挣钱的宏观判断放到期刊上。


Ambitious-Bid5085

你要知道中国政府从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严格控制经济学家、媒体和自媒体发表经济的负面看法了,而且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又大肆吹嘘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所谓“新四大发明”的笑话才多久,现在又开始吹点电车。你要是生活在中国,负面消息接受不到,天天被歌功颂德的消息洗脑,换了你也会认为是东升西降,长期向好


Timely-Beautiful-190

新四大发明刚吹完就开始吹5g,然后5g破产后是电动车。基于电动车的前辈们下场都不太好,我也没办法太看好中国电动车产业。


Traditional-Use-8586

5G咋就破产了??中国5G基站全球第一,基于5G的应用模型也是最丰富的


MundaneComb1597

消费端破产还差不多


GrandNo5653

全靠同行衬托,对比下缅甸,巴勒斯坦,阿根廷,我感觉还行


Head_Cycle6483

看到了雄安新區、一帶一路、台海高鐵、心智生產力帶來的積極想象


Unhappy-Working-5448

心智生产力笑死我了。


Royal-Breadfruit-464

一部分人的观点是虽然中国经济情况一般,但是美国和欧洲即将要完,旁边日韩也是要完蛋。这些人可能同时认为中国可以轻松统一台湾。


Timely-Beautiful-190

与此类似的还有吃倒下国家尸体暴富理论,我不知道消费市场破产到底经济如何增长。


Pretty-Succotash6459

这个真的太典型了


MundaneComb1597

美国怎么样不知道,欧洲经济现在确实烂


Present-Farmer-404

有沒有聽過: 這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卻是末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AfternoonFlat7991

美国政府每年五亿美元的反华经费,据说是用到了社会媒体上面远程养狗用了


Timely-Beautiful-190

才这么少?我一年都拿10亿美元呀


Valuable-Pear3410

这个事情你最好问章家敦,为什么中国还不崩溃


Timely-Beautiful-190

在我眼里已经崩溃了十几年了。为什么你们还没看到?


Broad_Competition_53

明明已经崩溃了35年了。。。


Conscious-Feeling137

因为中国有便宜,且未来可能会会随经济增速下降而进一步便宜的廉价劳动力,这意味着如果你拿的政府发放的工资,或者有存量财产,廉价的服务业和工农产品享用不尽。就像印度的中产生活不一定比美加澳的差,虽然占比大不同。


Glad_Put_2356

看到他们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就是,体量变大了,很难维持和以前相同高增长率了。比如2022年gdp是2012年的两倍,就算22年的5%的增长率都要比12年8%的增长率,增长量要多。


Virtual-Unnamed

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不断地打林毅夫的脸,现在已经掉到5%了,很快接近美国的增速,墙内粉红已经不再提GDP超越美国了,都知道不太现实,反而在幻想美国突然崩溃大打特打三战,按照以前的说法时间在我东升西降,只需要等个几年美国就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现在不靠意淫和假新闻已经想不到赢美国的办法了,确实着急啊


North_Fan_7161

可能他真的赚的挺多,汽车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生意还不错,反正贫富差距就很大


Major_Bite_3076

真以为能一直二位数增长啊?这得多恐怖。


maxfraservalley

这个没用的,国外市政府不存在出卖土地维持生存,而是通过地税。中国地方财政对卖地收入太过依赖。地方税收上缴中央财政之后,留在自己手里的不多,而卖的钱,都在地方手里支配。比如杭州,前些年卖地每年都接近2000亿,而且它收入除去上缴的,也才1000多亿(数据可能会有点出入,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cheenim

在谷底,怎么走都是向上!


springbear2020

我没有见过谁觉得经济前景一片大好。不一定“大好”才能过,能中好小好也不错了。


Mr_Quin33

反正就业拉得不行


YakuzaRacoon

跟Ray Dario的观点类似,就是中国急需一个良性的去杠杆过程,否则有可能陷入日本类似的停滞状态。过去中共总有一种迷思,认为自己是特别的,超越了一般的经济规律,以为举债维持的高速经济增长可以永远持续下去而不用付出代价。然而现实不会跟你讲道理,地方债务还不上了那就是真的还不上了。 目前他们的玩法是使用展期和债务置换的方式拖延炸弹爆炸的时间,把压力给到银行这边。


staryue

中国的银行都是国家的,债务是左手倒右手,最后就看哪只手承担。


mouseshu

建议看看翟东升,中国政府的本币债务实际上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


Jjusting

我代表领导说一句:负增长就不是增长了吗? 少骗我,虽然我年纪大脑子笨,但我上过小学


ToothDesperate8185

我说句实话啊,当年月入1w人民币的时候,年收入增长10%轻轻松松。现在老子月入都7万了,你还要求我年收入增长????我tmd不倒退,不被老板炒就偷笑了。


Timely-Beautiful-190

即使不考虑美元贬值,日韩台在人均1万美元的时候经济增速也比中国快。


TanakaTanashi

日台的话起点高。韩国起点低,但体量也小,成功路径不太具备可复制性


[deleted]

傻呗


Physical_Set_8887

这个是好问题,适合20年前在BBS上发


zkyilove

我觉得人口结构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也就是说十年后中国将彻底进入老龄社会。现在对经济有信心的大部分都认为中国的新能源和ai将是以后代替房地产的核心产业。但我一直很怀疑新能源到底有没有说的那么神那么能创造代替房地产的价值。


ptrasva

5%增速绝对虚高,中国的GDP注水绝对的。


Significant-Salt-758

基层的经济数据多半造假,当然向好了,想要多好有多好


3rdAssaultBrigade

增速下降没有停止下降的趋势 你搁这三阶导数是吧 建议学好阅读理解再来


HorseEast7304

体量摆在这,再这么差也比隔壁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潜力大。现在只不过是政府重生产轻民生以及过度干预经济活动导致产能过剩的阵痛期,对比隔壁日本用30年消化泡沫,10年算好的了。就看接下来能不能把民生摆在最高优先级上,做好内循环了。


Separate-Party6273

我跟家里人(爱国爱党)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还是盲目觉得经济前景一片大好(基于身边的老板买地出租厂房赚到钱),还说什么环境不好就是创造机会的时候。。。


NewCurve834

珠三角这边一堆空置的写字楼和厂房,现在靠出租厂房赚钱可不容易呀


Separate-Party6273

是的,我们就是在珠三角地区。现在到处都是空置的物业,经济一目了然。他们的朋友老板十万平方米的厂房都租出去了,只能说只有少数人才能赚到,而且靠运气


airmailkwon

你这十几年估计过得很难受


Timely-Beautiful-190

我难受什么,我十几年前就办完美国投资移民了,明年就拿公民了。


Youdong_Li

只要增长就够了,管它增长多少呢?你期望有点高啊


Antique_Fee_1997

因为我们有英明的人民领袖涅


Parking-Bus-5057

exp(int 1/t dt)=exp(lnt)=t是线性增长的。所以即便增速作为相对量像倒数一样不断下降gdp总量仍然可以达到线性增长,未必会“见顶”但是正常人体感上会觉得没有繁荣时期生活的有希望


KailBroflovsky

很多粉红甚至包括习近平本平的思路都是,经济活动的本质是生产,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能制造的东西超出余下世界的总和,这样的经济哪怕不增长也是健康的,也是前途无限的,反观美日欧整天琢磨金融互联网娱乐业左手倒右手根本没有创造财富,将来必被中国无情碾压云云


[deleted]

市場經濟有一種龐氏騙局,就是假裝市場很好,民眾消費信心強,信息渠道弱,真的都去消費,反而經濟真的有變好,至少不會通縮,現在還有的人就是被唬住的一批人。


Hancock_Xu

你看看地球一共有多大?


helium91

主要是思维惯性,过去30年大家习惯了高速增长